找到相关内容317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普贤上师巴支仁波切的故事

    揪住他的辫子,将他摔倒在地,并踢了他一身子灰。巴支闻到上师的气息有酒味,便下结论认定上师是喝醉了,因此,决定不跟他计较这些粗鲁的举动。钦哲读出了他的心念,便大声痛骂他。   “你这个臭知识分子!”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5990572.html
  •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——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“一乘究竟”的可能性

    为动物或鬼神的故事,产生了两种解读方式。此中主张“菩萨唯是异生”的说一切有部与分别说部,必然会认定那些动物或鬼神,都是菩萨的业报身。但是主张“菩萨可为圣者”的大众部,却认为那些都只不过是依其愿力而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490898.html
  • 宽谦法师:唯识学入门——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

    他有很多的角色要扮演。但是做父母的都不管这些,只认定我的想法。所以很多痛苦和烦恼都是从这里来的,因为我们执著,执著以为是单一的,是不变的,以为是真实我可以主宰的,这就是非常深沉的“自性妄执...

    宽谦法师

    五明研究|宽谦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091551.html
  • “吓唬”和“勾引”不是真正的佛

      西藏秦麦洛桑活佛:“吓唬”和“勾引”不是真正的佛   秦麦洛桑仁波切在闭关前,接受了天涯网天涯人物频道首席版主李国盛先生的访谈   秦麦洛桑仁波切简介:   霍哇仲冉巴·玛旺·庚噶让卓尔仁波切的转世秦麦洛桑活佛,原名秦麦洛桑(自称流浪僧)。l 980年(藏历庚申年)1 0月出生于西藏最辽阔的安多草原。秦麦洛桑未满3岁,就有许多堪布和活佛认定他为转世灵童。秦麦洛桑的叔叔郎国是...

    西藏秦麦洛桑活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291555.html
  • 论“超越”与中国“三教”的超越方式

    。道家道教批判经验常识,认为那是“前识”,很像胡塞尔批判经验论的“自然立场”(natural standpoint),后者就是以感知经验为原初所与的。道家认定,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”,“学”就是经验的...

    黄玉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091624.html
  • 寒山诗的返程之旅及其在港台地区的传布与接受

    尽管当时的翻译文学占据了文化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,尽管长期在中国文学正统中被视为“小道”的“小说”的价值与地位得到了重新审视与评价,但当时的文学价值标准似乎就将“通俗小说”认定为“救国图存”的新文学模式...

    胡安江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591637.html
  • 寒山·寒山寺·寒山文化初探

    ,不要理他。再待   几年,你且看他。”   初论如下:   寒山实有其人,《景德传灯录》、《宋高僧传》等记载,应是可据之本。因历史久远,有的史料确实难以考据认定;且历代记载有同有异,尤其以寒山...

    林锡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591638.html
  • 解严后新兴台湾佛教教派的理念及其形成原因

    ——认定他们是逃尘避世的、婚姻不如意或失恋失意的人。那个时候的佛教僧侣,又已经由弱转强,素质提升,想要摆脱掉那些刻板印象。所以这出戏剧虽然只是向壁虚构,却也反映了那个时代——明清时代——广大的「慢僧」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2291832.html
  • 再论原始宗教

    不同思想流派、不同学者的“原始宗教”概念。我们的理解不能脱离已有的基础,否则将无法制约谈论的话题,约束讨论的范畴。那么,以往学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认定“原始宗教”呢?   (一)时间性的视角——最初...

    孟慧英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111191966.html
  • 经典与诠释——论朱熹的诠释思想

    的产生虽在阅读、理解过程中有其必然性,但读者却不可先抱了疑再去读那书,自谓莫给他牵了鼻子走,譬如先疑心他是贼,再来和他打交道。如此读书,深闭固拒,永无进益。事先存有疑心,认定某处必有问题,这实质上就...

    潘德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4592062.html